組織專題培訓。2014年3月12日,宜興市環保局全體人員及鄉鎮環?崎L共200多人參加了培訓。匯編學法資料,重點學習了《江蘇省社會法人失信懲戒辦法(試行)》、《江蘇省自然人失信懲戒辦法(試行)》、《江蘇省行政管理中實施信用報告信用承諾和信用審查辦法》。
掌握企業環保信用評價的重點和難點。邀請省環保廳法規處就企業環保信用體系建設的意義及各地試點經驗做了細致講解,解讀了企業環保信用評價標準及評價辦法,闡述了環保信用信息的應用及發展前景,為宜興環保企業信用評價工作的開展做了詳盡的輔導。
分工負責,實施平臺建設。宜興市環保局立足規范,以省廳“1831”平臺建設的標準為要求,建立宜興市轄區內企業環保信用評價、運用體系,結合本地實際逐漸完善企業信用信息。局各職能科室根據各自對企業的監管職責,按照平臺統一標準接口對接各自業務系統,確保按照評價指標項自動抓取信息,逐漸充實平臺內容。
規范評價程序,及時反饋。宜興市環保局除按無錫市環保局要求評價的830家重點企業外,對屬監管對象及企業自愿參評的,均納入評價范圍,并告知企業所在鎮、園、街道,發揮企業和所在鄉鎮政府積極性。
及時公布信息,推動結果運用。對企業環保信用評價結果,將根據信用等級的不同,除了在建設項目管理、環保資金發放、環保評先評優等方面完善守信激勵、失信懲戒的機制,宜興市環保局將加強與其他行業主管部門、金融機構之間的信息通報,整合信用資源,實現信息共享和管理聯動,完善信用獎懲聯動機制。
嚴格信用修復,完善信用監控體系。根據企業環境行為的變化引入企業環保信用降級和修復制度,對企業環保信用實施動態管理。在企業環保信用管理系統中實現企業環保信用修復流程,做到修復過程公平、公正、公開,每一步流程都留下操作程序,每一項指標的修復都有據可查。